(资料图片)
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正在让急诊科“热”起来。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熊艳教授提醒,户外工作者和老弱病孕幼要特别注意防范中暑,尤其是要关注家中老人天热需要及时开空调。一旦出现头晕、口渴、心慌、出汗,感觉恶心、不舒服等先兆中暑症状后,要迅速到阴凉通风环境,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除了提防“热射病”,这些疾病也要防“升温”
“这两天升温,除了户外作业人员或者在户外逗留时间较久的人要提防‘热射病’,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也要警惕病情受天气影响出现反复。例如有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对冷热刺激反应不够敏感,没有及时开空调,就容易中招。”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区长郑梓煜副教授介绍,高血压病人、糖尿病患者、发生过卒中的病人都要做好高温防护,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药量。
被太阳暴晒,喝一杯冰镇饮料解暑?“冰饮对血管会有一定刺激,还可能影响胃肠功能。”郑梓煜表示,尤其是已经中暑的人,不宜喝冰镇啤酒和碳酸饮料解暑救急。他提醒老人、体弱者、病人、孕妇、婴幼儿近期减少户外逗留时间,适当多饮水,家长和老师要提醒孩子多喝水。
救助中暑者 如有三表现要尽快送医
热天进行户外作业,除了要缩短高温下工作时间,多喝水,降温通风,还要注意穿着宽松的作业服,尤其是外卖小哥不要把自己裹得过于严实 。中暑者因为体液的丢失,血容量下降,会先表现为心跳加速,心慌心悸。如果身边有人出现头晕、口渴、心慌、出汗,感觉恶心、不舒服等先兆中暑症状后,要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,补充电解质饮料和水,同时解开领口,卷高衣袖,露出尽可能多的皮肤进行散热。有些人习惯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湿巾来擦拭降热,这个做法并非首选。
郑梓煜提醒,遇到有人中暑,救助时不要将其团团围住,以免影响通风,可以帮助扇扇子增加空气的流动,加速降温。如果中暑者经过补水,依旧精神萎靡,或者血压较低,或者出现发烧症状,则需要尽快送医院做进一步干预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任珊珊 通讯员:彭福祥、章智琦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任珊珊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李津
上一篇:颈椎病早期有哪些症状有后背疼的症状吗 颈椎病早期有哪些症状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